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超臨界二氧化碳太陽能發電技術可以使光熱發電效率提高5—10%,發電成本下降20%左右,同時可以使系統對工況改變響應迅速,可以適應高頻寬變負荷,更好地發揮靈活性優勢。此外,其無水運行的特點也使該技術更加適合干旱缺水地區。”
日前,在江蘇常州召開的2020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第七屆年會中,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姜玉雁就超臨界二氧化碳(sCO2)發電原理、該技術在國內外的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該技術在光熱發電領域的應用展望等內容向與會代表進行了詳細介紹。
姜玉雁指出,將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應用于光熱發電系統需要盡快突破核心設備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尤其是解決600℃+的換熱設備吸熱器(熔鹽+金屬材料)、透平設備等,因為只有提高溫度才有優勢。
據姜玉雁透露,在有關部門制定的能源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建議十四五期間建設10MW的光熱發電示范工程。
如下為報告全文: